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大唐狄公案》,改編自荷蘭外交官、漢學家、小說家高羅佩的同名小說。原作自問世以來,被譯成29種語言,在38個國家出版,在中國更是催生了異彩紛呈的影視劇改編,成為備受關注的影視IP。從中國出發,又回歸中文世界,小說《大唐狄公案》的創作與接受,是中西文化傳播史上獨具魅力的經典個案。——編者 “代入”這一冷冰冰的數學概念一旦被借用到文學和藝術中,便脫胎為一種重要的創作技巧和有趣的情感互動,也即人類在創作或接受文學及藝術作品時能完全沉浸其中,并與作品中的角色產生強烈共鳴。 “代入”具有雙重性,既可以是創作者把自我想象成作品主人公與之歷練紅塵、沉浮人生,也可以是接受者與文創作品人物之間的一種休戚與共的情感聯接。當然,能具備這種雙重代入感的作品并不多見,而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的小說《大唐狄公案》便是其中的翹楚。 一方面,作者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狄公這個人物中,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徐徐展開一幅全方位描繪中國古代民風民俗、司法刑律、宗教信仰、行政吏治、文學藝術等的社會畫卷;另一方面,《大唐狄公案》的接受者也能根據自己的經歷、情感和文化背景,不同程度地將自己投射到故事的角色或場景中,與之產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