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由上海師范大學預防職務違紀違法犯罪研究中心、哲學與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和哲學與法政學院政治學理論碩士學位點聯合主辦的廉政建設系列講座第一期在文科實驗樓802會議室舉辦。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副院長、廉政研究院副院長馬雪松教授應邀作題為《社會科學視野下的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以廉政制度建設為例》的專題講座。該講座由哲學與法政學院陳兆旺副教授主持,校紀委副書記韓金明、哲學與法政學院副院長王禮鑫教授、哲學與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系主任張振洋副教授、校紀委項尚老師出席并與談,近二十位同學在現場聆聽了講座并參與互動。

講座主要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為馬雪松教授的學術講座,第二環節為學術與談,第三環節為師生互動。
學術講座環節中,馬雪松教授以對造詣深厚的四位學術大家的介紹為切入點,引入多學科視野下對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研究對象與領域的回顧與探究。他首先對制度的概念進行理論分析,認為制度的概念具有規則性與組織性的雙重向度,由此進一步提出制度在政治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隨后,馬雪松教授從政治生活的制度邏輯、制度研究的社會科學背景與脈絡、新舊制度主義的潮流與嬗變、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多流派格局以及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整體審視與發展前景等五個方面展開全面而深入的闡釋。馬雪松教授圍繞公職人員禮金收受的問題,以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為案例,提出可以從價值失范與權力濫用兩種不同視角進行理解,由此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廉政制度的建設。
學術與談環節中,韓金明就講座中的公職人員禮金收受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對黨內紀律法規的精準闡釋,就紀檢監察工作與預防職務犯罪、反腐廉政制度建設與政黨治理水平提高之間的內在關系,對此次學術講座做了精彩點評。最后,韓金明對馬雪松教授應邀開展此次高質量的講座、帶來最新研究成果的分享表示非常感謝,并希望廉政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可以繼續進行深入的學術探究,為廉政制度建設提供更有力的科學理論支撐。
王禮鑫教授結合自身科研經歷,就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與公共政策研究對本次講座進行點評。王禮鑫教授講述了自己在公共政策與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等領域開展學術研究的緣起,表示盡管較早就關注到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但在馬雪松教授所描繪的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研究地圖中深深感受到國內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學者在這一研究領域的深耕與貢獻,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張振洋副教授就馬雪松老師關于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研究“一而十”的“數字符碼”分享了感想。張振洋副教授認為做學術研究,要學習馬雪松教授這種按圖索驥的數字方法,下扎實的功夫,才能更好地打開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大門、領略到政治學研究中不一樣的學術風景。他還表示,今后可以按照這種方法夯實知識結構,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繼續深耕。
項尚從法學專業和實際工作的視角進行了與談。他認為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法律規范屬于廣義的制度范疇,并且非常贊成馬雪松教授從組織性與規則性來定義制度,并且表示在紀委的實際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制度的組織性與規則性來開展廉政建設系列工作的。
師生互動環節中,哲學與法政學院2021級政治學理論碩士研究生陳澤東同學就歷史制度主義和歷史政治學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馬雪松教授認為,要從一個國家的歷史縱深及其變遷來探究,才能厘清其中的脈絡,回應現存的爭議。
 
最后,此次講座的主持人陳兆旺副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簡單總結,認為制度理論的深入探究和廉政制度的建設和優化應該相得益彰,即理論和實踐工作應當更為緊密地結合并實現“來回穿梭”。他對校紀委和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對此次系列講座的大力支持以及馬雪松教授所貢獻的精彩學術講座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勉勵同學們未來多讀書、讀好書來回饋黨和國家的悉心栽培。
(供稿、攝影:哲學與法政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