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3年終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工作研討會于2月16日在我校召開。會議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心科學研究實力與智庫服務水平,助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就2023年工作重點開展研討。與會領導與專家包括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終身教育處處長閆鵬濤,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上海紐約大學原校長俞立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張民選,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級管理者發展與培訓中心主任黃健,上海市成人教育協會副會長夏瑛,上海師范大學校長、終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袁雯,我校教育學院院長夏惠賢等,一同參會的還有中心的專職研究員和特聘研究員。會議由教育學院教授徐雄偉主持。

會上,徐雄偉總結了2022年工作并介紹2023年工作計劃。自中心成立以來,在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和上海市教委的指導下,聚焦關鍵理論問題展開學術研究,服務改革需要提供決策咨詢。2023年,中心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進一步深化理論研究,更好地發揮智庫決策咨詢的作用。中心還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展開合作,開展成人學習監測和教師終身學習的國際比較教育研究。
與會專家與領導對終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2022年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圍繞中心2023年的工作重點開展研討。
倪閩景指出,中心需要關注國家發展戰略,緊跟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政策關注,做好政策咨詢服務。尤其建議聚焦教育數字化、終身教育條例修訂、國家老年大學、學習型城市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提供專業建議。
俞立中認為,終身教育內涵隨著社會發展已經發生變化,老年大學不能僅停留于老有所樂,還要老有所有。在數字化變革中,更需要重新思考終身教育的目的、內容與形式,探討終身教育如何在職業快速變遷的背景下發揮作用。
袁振國指出,終身教育政策研究需要以先進思想為引領,不能繼續立足于國民教育和繼續教育二分的傳統思想。數字化時代終身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打破傳統學校教育理念,跳出傳統教育的方法與過程,重新構思終身教育。
張民選指出,終身教育研究要從終身學習的角度關注終身學習的參與度、伙伴關系與績效,加強基于數據的實證研究范式。此外,終身學習應該與數字化緊密結合,以多模態、個別化、參與性的數據庫真正實現教學模式的數字化轉型。
黃健認為,中心要充分發揮上海師范大學優勢與特色,繼續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并以此作為政策研究支撐,充分發揮智庫決策咨詢功能。同時需要探討未來發展趨勢,關注綜合性問題,推動跨部門合作,體現終身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閆鵬濤認為,終身教育研究既需要成體系的理論指引,也需要對實踐進行總結提煉,并指出,如何在數字化、數字驅動背景下保持個體創新性,是一個值得終身教育研究關注的問題。
夏瑛認為,中心應主動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更多從終身學習的視角就終身教育的政策保障、推進策略和開展成效進行研究。同時建議中心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跨國合作研究,打造區域終身學習成功案例。
袁雯對與會專家的意見建議以及長期以來對中心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終身教育旨在服務人的發展,幫助每個人追求美好生活。要用終身教育的理念去改造各級各類教育,而不是用各級各類教育去預設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研究需要更加面向未來,跨領域開展深入探究,以專業智慧助力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建設。
未來,中心將繼續依托上海師范大學在終身教育研究和立法咨詢領域的優勢,不斷夯實理論研究基礎,提升中心作為高校智庫的前瞻性和戰略性,彰顯社會服務功能,為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貢獻智慧與力量。
(供稿:終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