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電子游戲創意與寫作”學術工作坊在文馨樓舉行。本次工作坊由影視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廣播電視領域藝術碩士學位點主辦,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俊蕾、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杜梁、Bilibili游戲高級文案策劃望越、趣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影視動畫及游戲導演肖驊濱老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講師林曉琳老師受邀參與線下研討,影視傳媒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與本次會議。

影視傳媒學院副院長齊青教授為工作坊開幕致辭,并在致辭中指出,工作坊在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及時對游戲作為產業與文化的關系進行關注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學院相關學科和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次工作坊上半場發言由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主任趙宜副教授主持。
楊俊蕾教授以“電子游戲、寫作與課程設計”為題,從四個方面分析了游戲寫作與文學寫作的差異:第一,在作品層面,游戲作品對文案的可實現性有更為明確的要求,文字美感的需求讓位于文案功能的實現;第二,在作者層面,文案創作是集體性的創作并非風格化的寫作,對作者性的強調或有可能破壞玩家的沉浸感;第三,從讀者出發,提出游戲玩家的消費者身份和第一視角;第四,在世界觀層面,談及游戲文案的世界觀后置、玩法先行以及文學性在游戲中的意義。其次,對國內外游戲課程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我國電子游戲策劃與寫作專業人才稀缺的問題并提出開設相關專業課程的價值。最后,從游戲美學出發,提出“頭腦娛樂,情感愉悅”的游戲終極要義。
杜梁博士以“開放世界游戲的空間設計與敘事構思”為題,指出了開放世界游戲的現存問題并提出了幾個疑問:第一,強調空間設計,忽略敘事,并提出如何提升開放世界游戲的敘事性的疑問。第二,游戲空間設計如何回到現實并與現實產生勾連。第三,開放世界游戲減少了臺詞無意義、展出節奏慢等困難。最后,杜梁博士提出,中國優秀游戲作品或許能成為開放世界游戲設計的理論資源,中國游戲需要先擺脫西方設計思路,再談“自研力”的問題。
望越老師以“游戲劇本寫作泛談”為題,以養成游戲為主要示例,分享游戲制作中的基礎信息,并提出游戲創作中的三個主要部分:第一,在世界觀中確立核心矛盾、題材與風格,搭建好世界觀中的三個主要方面,即人物、在哪里、做什么;第二,在人設上進行明顯的外化設計,通過重復臺詞、強調喜好特征的方式讓人物更具記憶點。第三,在劇情設置上,豐富畫面表現形式,增添與觀眾的互動性,將鋪墊先行露出,為游戲整體增添趣味性。隨后,望越老師提出要先確定養成類游戲的核心玩法,根據玩法設計表現形式,并指出養成類游戲的六個創作點:寫作、代入感、互動與陪伴、角色的成長、親密度的逐步提升、語音的變化。最后,望老師分享了“劇本殺”、沙盒游戲等其他類型線上線下游戲的特點。

肖驊濱老師從自己的從業經驗入手,分享了游戲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他提出策劃、美術、程序是游戲制作的“鐵三角”,游戲的開發是一個反復推倒、重新建立的過程,游戲文案策劃人員必須率先建立起較強的“開發意識”與“游戲思維”,保證以世界觀的需求為第一需求進行制作。
林曉琳老師以“產教融合背景下編劇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反思”為題,首先提出影視編劇教學中的三個常見問題:不會講“能看的”故事;不會“為觀眾”講故事;沒有生活體驗,邏輯不自洽。在此基礎上,林老師列舉了兩個在產教融合項目中的案例,并提出了四個編劇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路徑:第一,項目制教學——實踐項目進入課程;第二,行業性指導——行業人員與教師共同教學;第三,市場化檢驗——全媒體平臺、播放量與獎項;第四,工作室機制——搭建多元融合的實踐平臺。最后,林老師回歸游戲寫作,提出游戲寫作應該與游戲項目、行業人員、游戲體驗深入融合。
下半場專題研討由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副主任鄭煬副教授主持。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講師鐘芝紅博士作為發言人,根據本學科和專業建設的現實情況提出了本學科開設游戲專業相關課程的層次、目標、難點與重點,分析當下國內外課程設置的案例與范本,針對劇本敘事與格式進行探究,并針對教學側重點與具體寫作問題與專家交流。
在討論環節,楊俊蕾老師針對課程開設的具體面向、教學設計、課時分布、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議。肖驊濱老師回應了相關問題并指出,開設相關課程的重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游戲開發流程的整體性意識,以此來對應行業的現實需求。望越老師針對游戲劇本寫作方面的節奏把握、節點設置的技巧和實際創作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指導。

最后,主持人鄭煬老師向到場的學界業界專家在此次工作坊中的精彩發言與寶貴建議表示誠摯感謝。本次會議歷時三個半小時,行業專家與學界專家圍繞“電子游戲創意與寫作”進行了深刻的交流,分享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意見,對學科專業的鞏固建設與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供稿:影視傳媒學院 作者:鄧然 攝影:趙逸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