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地理學會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首次工作會議通過騰訊會議順利舉行。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峻教授(上海長三角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上海師范大學)、李新研究員(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主任委員車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黑河遙感試驗研究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劉紹民教授(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劉鴻雁教授(河北塞罕壩人工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北京大學)、王君波研究員(西藏納木錯高寒湖泊與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徐耀陽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寧波城市環境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周平研究員(廣東南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鄒元春研究員(黑龍江興凱湖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秘書長李巍岳副教授(上海長三角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上海師范大學)和秘書劉睿博士(上海長三角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上海師范大學)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李巍岳秘書長主持。

會上,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主任高峻教授從工作委員會的成立背景、使命與任務、前期籌備和2022年工作計劃四個方面匯報了工作委員會籌備情況。為了推動地理觀測技術領域的學科發展、規范管理、開展陸地地表綜合管理相關學術研究及交流,引導、組織、發展、壯大陸地地表觀測人才隊伍,經中國地理學會十二屆十次常務理事會議研究,2021年12月26日正式批復成立中國地理學會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2022年5月15日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議通過工作委員會組建方案并批準主任委員名單。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邀請程國棟院士和李新研究員擔任顧問,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9名,秘書長1名,秘書1名。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的使命具體包括:(1)促進陸地地表觀測科技工作者學術交流,綜合觀測站建設與觀測標準統一;(2)促進地表綜合觀測在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發展;(3)推廣普及綜合觀測科技成果,數據共享與應用;(4)促進地球觀測計劃的國際科技合作;(5)促進綜合觀測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工作范圍主要包括:(1)組織開展陸地地表觀測科技工作者的學術交流活動和培訓工作;(2)對綜合觀測站建設、觀測標準統一等進行研討并提出建議;(3)促進地表綜合觀測在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發展、地球觀測計劃的國際科技合作以及促進綜合觀測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4)普及綜合觀測科技成果(5)數據共享與應用(6)與本會業務有關的其他活動。
李新研究員對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指出成立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意義重大,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可以與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地球關鍵帶和特殊環境的觀測研究形成互補,共同推進地理觀測技術領域的發展。隨后,各主任委員研討并確定了工作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經過討論,工作委員會確定了2022年工作計劃,包括由各主任委員負責工作委員會委員人選推薦、組織黑河遙感站及黑河綜合觀測系統考察、舉辦“水-熱-碳-氮”觀測技術與方法培訓會、舉辦第四次陸地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學術研討會以及組織2022中國地理學大會分會場等。
大家一致表示,中國地理學會陸地地表綜合觀測工作委員會將致力于提升陸地地表綜合觀測能力,不負中國地理學會的期望,團結全國陸地地表綜合觀測領域科技工作者和一線工程師,促進陸地地表綜合觀測領域相關的學科發展、規范管理、學術研究及交流等,為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國地理學會再添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