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做人民城市建設的見證者和講述者——‘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友人楊浦行主題日”活動在上海楊浦濱江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留學人員聯合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分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聯合承辦,上海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協辦。來自巴西、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肯尼亞、尼泊爾、坦桑尼亞、印度、莫桑比克、伊朗、新加坡、澳大利亞等20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近40位國際友人,與政府部門、教育機構、文化藝術團體以及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各分會會員等各界代表100余人共聚一堂,以“文明交響詩”“濱江漫步”“中國之聲”等形式,共同探討城市治理、文化交流與民間外交的新路徑。
民間外交,中外友好的源頭活水
活動伊始,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沙海林致辭。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二年來,已從愿景轉化為現實,成為促進各國合作與文明互鑒的重要平臺,而“民心相通”正是其核心要義。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推動民間交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楊浦作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正以工業遺產更新、濱江生態重塑等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城市圖景。

沙海林強調,民間外交是連接國家與人民的深層力量。近年來,從“習顧繡”非遺體驗、“看浦東”文化論壇,到此次“楊浦行”主題日,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持續搭建交流平臺,推動“一帶一路”文化教育合作不斷走深走實。他希望各方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激發城市間實踐交流,共同講好“一帶一路”的民間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持久動力。
人民城市,“工業銹帶”蝶變“生活秀帶”
主旨演講環節,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原書記、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安杰以“人民城市·創新實踐”為題,分享了楊浦“從銹帶到秀帶”的城市蝶變歷程。他深情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間多次調研楊浦的經歷,重溫了總書記2019年11月2日考察楊浦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對楊浦創新轉型發展、建設人民城市給予充分肯定和寄予殷切期望。

陳安杰指出,楊浦的發展之路,是一條以人民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的轉型路徑。從2003年首創提出并實施“三區聯動”(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核心理念,到擴大開放引進世界高端創新資源;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區,再到如今打造數字經濟、創意設計、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高地,通過“為人民”與“人民建”的有機統一,楊浦攻堅克難探索出一條老工業城市創新轉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文明交響,多棱中國的跨文化講述
主題日的亮點之一是“一帶一路·文明交響詩”文藝展演,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實踐部主任苗小龍副教授、民樂系主任宋小璐副教授、桂好好老師專業指導的校舞蹈團、校錦瑟江南絲竹樂團與“一帶一路” 國家友人通過 “弦歌東西、服飾交響、墨舞絲路、多棱中國、文明交匯” 五個精彩環節,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明交融盛宴。展演在原創絲竹樂歌《中華以禮敬賓朋》中拉開帷幕。該作品由學校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紅杰精心創作,巧妙地將中西方語言和文化有機融合于充滿感性魅力的音樂之中,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世界胸懷與包容氣度。舞臺上,學校音樂學院海歸青年教師李敏擔綱領銜,與來自伊朗的留學生黎佳悅,攜手澳大利亞、葡萄牙等國友人共同吟唱,用歌聲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書法教育及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學校美術學院教授張信現場揮毫潑墨,書寫的 “美美與共” 四字,與舞者的舞動遙相呼應,將藝術之美與文明之韻完美融合在《墨舞絲路》的作品主題中。來自莫桑比克的留學生唐星星以及新加坡等國的青年代表,以自身在中國求學、創業、交流的親身經歷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了外國青年眼中真實、生動、溫情的中國形象。文化的碰撞沒有距離,故事的共鳴直抵人心。正如一位嘉賓所說:“今天的上海,不只是一個國際都市,更是一部全球敘事的合奏。”
濱江漫步,人民城市的國際課堂
中外嘉賓深入楊浦濱江腹地,實地走訪上海人民城市實踐展示館、濱江步道等。從“老廠房變身科技園 ”工業遺產活化案例到“15分鐘生活圈”城市更新場景,嘉賓們深刻感受到城市轉型如何兼顧歷史保護、生態修復與民生提升,楊浦實踐正是城市治理“中國方案”的具體體現。

不少外籍嘉賓表示,楊浦濱江的更新模式對本國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啟示。“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人民怎樣真正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也看到了一個國家如何通過文化與民生工程贏得人民的廣泛認同。”
站在 “一帶一路”倡議第二個黃金十年的歷史起點,作為 “人民城市” 重要理念實踐樣本的楊浦,正以開放姿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城市智慧與中國力量。本次民間外交活動通過“見證-體驗-對話”的立體式交流方式,將“人民城市”建設成果轉化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共享資源,打造出文明互鑒的時代范例。同時,主題日恰逢“中意時尚文化嘉年華”在滬舉辦,賦予“一帶一路”倡議更具時代張力的多邊合作內涵,也為本次文化交流注入了來自地中海文明的獨特溫度,激發出“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當代表達。
本次活動得到了楊浦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楊浦分會、意大利創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上海師范大學黨委統戰部、上海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領導班子、音樂學院主要負責人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相關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供稿、攝影:歐美同學會上海師大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