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副會長、北京語言大學原校長崔希亮教授應邀來校,為對外漢語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人工智能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影響”的學術講座。本場講座由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李文浩教授主持,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學院部分教師聆聽了該講座。
崔希亮教授立足國際中文教育前沿,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的五大核心議題——技術替代的潛在威脅、教學模式的革命性變化、教師角色定位和職業焦慮、多元化教育資源獲取、語言教師職業發展的策略。

講座中,崔希亮教授通過豐富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詞語翻譯、同義詞辨析、智能教學系統開發、自適應學習平臺構建等領域的應用,并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即由教育者轉變為多元輔導者,從教學內容執行者轉變為教學內容設計者,從單一的課本教學轉變為調動各類教學資源等。此外,崔希亮教授介紹了全球中文學習聯盟、國際中文教學資源網等多種教學資源,分享了自己使用“多鄰國”學習第二語言的經歷。講座最后,崔希亮教授指出了人工智能時代國際中文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了應對策略與建議。

交流互動環節,與會師生就漢字教學、AI語篇生成等問題展開了深度探討。整場講座充分展現了智能技術與語言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圖景,為師生今后的教學與研究提供了諸多啟發。
(供稿、攝影:對外漢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