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校園實行準封閉后,圖書館館員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除進一步做好全校的線上服務保障外,還有組織、有計劃地利用騰訊會議開展館員的定期自助講座,進行業務培訓、工作探討和云端交流,扎實推進館員業務素養和工作能力提升。自助講座以部門為單位,館員自選主題,輪流開講,根據講座主題,部門可分可合,鼓勵跨部門交流。一個月來,僅閱讀與學習交流中心和資源與文獻保障中心的館員就舉辦講座近30場,參與人次近千。
這些講座中,既有對業務工作的思考和探討,如閱讀中心朱陸偉、劉淑波、唐仁、魏夢玲對藏書布局、樓層服務管理、總服務臺服務工作等的探討,資源中心石建榮、王莉萍、蔡穎、宋娜對采購模式、線上服務模式、種次號排架、舊館空間改造等的思考。

也有業務培訓和資源介紹,段曉林副館長每周五定期主講,既包括索書號取號規則、圖書云采購模式等緊密結合專業業務的培訓,也有幫助館員加深對館藏資源了解的系列講座,如館藏《四庫全書》影印叢書、民國時期文獻及中小學教材等。

還有館員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經驗,張瑞、韋波、王岑泓分享克服焦慮、遠離舒適、勵志前行等的認識和感悟。楊眉、劉惠敏討論花卉種植,吳佳娜、朱葉介紹健康生活,托婭帶領大家學習音樂養生。另外,湯誠的非洲之行見聞、陸怡洲的疫情影視欣賞,高嵩的疫情期間物資儲備等講座讓館員頗有共鳴,討論熱烈。

館員定期云端相聚,線上相互守望,一系列自助式培訓交流,不拘形式、不限主題,不僅讓館員增強了業務素養,修煉了內功,鍛煉了能力,也放松了心情,釋放了情緒,化解了疫情居家帶來的焦慮和不安。開講的館員認真準備,參會的館員積極踴躍,雖然在線上,但大家交流深入,互動發言熱烈。會議甚至吸引了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增進了家庭融洽。講座雖以部門為單位,但組織者積極策劃,周密組織,每周提前發布各部門講座主題,館員除參加自己部門的活動外,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可跨部門參會,更是形成了部門間良性的互動,增進了相互了解。

疫情終將過去,我們在云端,相互守望,互助抗疫,積蓄力量。疫情結束之后,相信館員將會以全新的姿態、飽滿的熱情重返崗位,為學校建設繼續貢獻力量。讓我們一起期待歲月靜好,時光如常。浪漫情懷,我們一定能等到。
(供稿、圖片:圖書館 作者:段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