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建筑工程學院2011屆優秀畢業生、上海建工五建集團第八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高騰應邀回到學院,以“錨定價值坐標 擁抱基建新浪潮——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技術發展”為主題,在奉賢校區三教102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行業前沿分享。

深耕行業十余年的高騰從自身職業發展切入,系統梳理了土木工程領域的技術變革。作為高級工程師和一級建造師,他深度參與了浦江鎮39號科研樓、上海首個預制保溫外掛墻板鋼結構科研樓等標桿項目,見證了建筑工業化從政策推動到技術落地的全過程。他特別強調,預制裝配式技術的應用如同“建筑樂高”,通過工廠預制、現場拼裝的模式,使施工效率提升40%,污染減少60%,成為行業轉型的關鍵突破。
在數字化建造領域,高騰校友展示了BIM技術在宣橋05-02地塊項目中的創新應用。通過三維施工模擬和管線綜合優化,項目實現了從二維圖紙到三維交底的跨越,方案可操作性提升35%。集團自主研發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更將BIM應用延伸至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長三角綠色科技示范樓項目中實現了運維數據的實時調取。

針對“雙碳”目標,高騰重點介紹了綠色建造技術的最新成果。在基坑支護中采用的預制鋼管樁技術,較傳統工藝減少碳排放70%,材料回收率達100%;光伏幕墻、水源熱泵等創新技術的集成應用,使建筑綜合能效提升50%。這些成果不僅助力上海碳達峰行動,更形成了可復制的綠色建造解決方案。
智能建造方面,高騰團隊研發的激光整平機、智能灌漿設備等智能裝備已在多個項目落地。配合AI視頻監控系統,施工現場安全隱患識別效率提升80%。他特別指出,智能建造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核心方向,建議在校學生也可有意識地加強計算機、人工智能等跨學科學習。
這場融合技術前沿與實踐經驗的分享,為同學們打開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新視野。正如高老師所言:“從傳統建造到智能建造,變的是技術手段,不變的是對工程品質的追求?!爆F場互動環節,同學們就綠色施工成本控制、智能裝備研發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進一步加深了對專業發展前景的認識和了解。

(供稿、攝影:建筑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