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14時,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第15期本科生大講堂以騰訊會議及騰訊直播方式如期舉行。此次本科生大講堂邀請到環境治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徐祖信教授,做題為“中國水污染防治形勢與挑戰”的報告。我校校長袁雯教授應邀出席,講座由院長高峻主持,院黨委副書記張紅、副院長陳浮、校內外師生代表等近300人參加。

徐祖信院士從“現狀、問題、挑戰”三個方面帶領大家深入認識中國水污染防治的總體形勢和對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徐院士將其總結為“八大成效”,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飲用水源保護等方面。但是,也要看到當前環境壓力居高不下,中國水污染治理任重而道遠,比如水污染治理突出問題亟需重視、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亟需提升、水環境管理機制體制亟需創新、水污染執法監管工作亟需加強。徐院士根據團隊研究的最新成果,結合自身長期從事水環境治理方面的課題研究和管理工作所積累的經驗,介紹了完善河長考核機制、清潔生產、污泥資源化處理、農村污水氮磷循環應用等具體技術和舉措。最后,徐院士指出,水污染防治道阻且長,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高處著眼、實處著手。

在互動交流環節中,學院副院長陳浮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位點負責人張永明教授分別結合自身研究向徐院士請教,同學們則圍繞“水污染防治的地域性差異”“我國水污染防治與歐美的異同點”等困惑踴躍提問。徐院士以深厚的學術基礎和豐富的治理實踐耐心地為師生們解疑釋惑。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本次邀請徐祖信院士以“水污染防治”為題為我院學子開展專題講座,旨在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肩負起在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使命,切實做好綠水青山的青春守護者。
(供稿、圖片: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