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有趣的折紙和數學公式還有這么強的聯系!原來平面幾何能以這么有趣的方式呈現……”3月5日至15日,數理學院的師生共同慶祝第六個國際數學日(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以“數學、藝術與創意”為主題,通過學術講座、趣味競賽、手工活動等形式,充分展現數學教育的創新活力,激發青年學子對數學的熱愛與探索精神。

3月5日,在第一教學樓,數理學院特邀陽明交通大學陳明璋教授作《數學與藝術:創意與數學藝術的交織》專題報告。陳明璋教授自主研發的AMA軟件通過“結構復制法”和“跳躍疊代法”,動態演繹中國山水畫中的分形幾何密碼,揭示自然景觀與數學規律的內在關聯,現場觀眾通過實時建模互動感受數學與藝術的共振。

12日,同樣在一教,學院陸新生教授通過《藝數折紙》主題講座,指導數理學院師生完成牛頭、七巧板等經典折紙作品,同步解析折紙技術在航天工程、醫療領域的應用轉化,令在場師生耳目一新。

14日,學院以“暢游‘π’對,‘數’你精彩”為主題舉辦國際數學日趣味挑戰賽,比賽包含數獨推理、華容道速解、T字之謎拼圖和折紙實踐四大體驗區,活動吸引數百名師生參與集章挑戰兌換數學特色文創獎品。

12日至15日,我校折紙社團在指導老師陸新生教授的帶領下,聯動上海市多所初級中學,以有趣的正十二面體日歷折紙活動為載體,走進基礎教育。折紙社的成員們通過幾何構造解析、折疊實操與數學史溯源,將幾何原理轉化為可觸摸的教學實踐,為初中生打開了數學的趣味之門。

本次國際數學日系列活動是由數理學院學科教學(數學)同學們在陸新生教授的指導下,策劃和組織的。此次活動為全校師生搭建了理論認知與動手實踐的雙向橋梁,引發校內外熱烈反響。學院將以本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推進“數學、藝術與創意”融合的教育創新。一方面,將深化基礎教育聯動,開發適配同學段的跨學科課程,推動數學知識與藝術創作、生活場景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同步加強學術生態建設,拓展與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網絡,搭建師生參與國際競賽與科研項目的通道。
(供稿、攝影:數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