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號召,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隊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3月14日下午,人文學院、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心理學院聯合舉辦“高校學生心理工作前沿報告”講座。本次活動邀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副研究員朱仲敏,就“學生心理健康新近政策與工作動向”主題進行分享。校心理咨詢與發展中心主任吳燕霞,人文學院、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副書記及輔導員,校“馨語心苑”和“育見心晴”心理育人工作室成員老師參與本次活動。

朱仲敏從國家及地方層面出發,詳細解讀了近年來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臺的一系列新政策。他深入剖析了這些政策背后的深層含義和長遠影響,使與會者對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導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分享了如何在新政策背景下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他強調,輔導員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積極適應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要求。

講座中,朱仲敏圍繞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與老師們展開了深入討論。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和實用的應對策略,為與會輔導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并鼓勵大家要勇于面對挑戰,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為推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此次“高校學生心理工作前沿報告”講座的成功舉辦,提升了輔導員隊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能力,引導輔導員堅持育德、育心相結合,為大學生身心健康更好地保駕護航。
(供稿、攝影:人文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