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學校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繼續教育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康年主持,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盛愛軍、各辦學單位分管領導出席會議。

首先,盛愛軍從日常工作提升、重點工作推進和實際成效三個方面對2024年繼續教育工作做了全面總結。在管辦督評“四位一體”工作體系推進下,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均取得了穩步發展。截至2025年1月,學校學歷繼續教育在籍學生總數達到21248人,其中高起本4771人,專升本16026人,???51人。數字化建設方面,學歷教育聚焦數字賦能,全面推進數字資源和管理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校外教學點評價指標體系,并聘請校外專家共同參加檢查評估工作,提升了評估的專業性和公正性。非學歷教育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人文學院和心理學院加入辦學行列,全校各辦學單位通過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網站共公示了41個項目,同步推動了各辦學單位自主特色項目的發展。2024年,修訂了《上海師范大學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負責人工作規定》,出臺了《上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廣告發布管理實施辦法》,為繼續教育的規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日,學校非學歷教育管理平臺也正式上線,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這一年,繼續教育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依托學校各職能部處和辦學單位的支持,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方面再創佳績,2023—2024年,我校共有6個項目入選學習型社會建設重點任務名單,為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對工作總結回顧的同時,盛愛軍介紹了2025年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并對近期工作進行了具體布置。他提出,2025年繼續教育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常規工作有序開展;堅守安全要領,推進重點工作有效實施;堅持目標帶領,推進繼續教育創新發展。他強調,新學期各項工作要力求做實、做細、做精。他明確指出,高校非學歷教育項目的實施須嚴格遵循“三自四權”原則,即自招、自辦、自管,并確實保障學校的管理權、辦學權、招生權、教學權,確保非學歷教育始終按照“理念先進、管理有序、服務優質、特色突出”的目標持續前進。
最后,康年做總結發言。他指出,2024年學校繼續教育發展態勢良好,取得一定成績,成為同類高校繼續教育的排頭兵,得益于我們始終緊扣“三個抓手”推動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抓規范,持續有效。這些年,學歷繼續教育堅持常抓不懈,非學歷教育注重能級提升,通過規范管理為基礎,高水平建設作保障,循序推進繼續教育工作的穩步發展。二是抓服務,不斷改進。通過加強數字資源軟硬件建設和不斷改進學生服務水平,有力支撐了教育教學的全面開展,實現了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充分發揮我校在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抓質量,尋求突破。例如,2024年人文學院舉辦“新高考背景下‘語文學、教、評一致性’”高級研修班等自招項目, 配優配強師資,注重品牌建設,產生良好社會聲譽,為基礎教育領域教師教育提供支持,體現高校在服務社會方面的應有價值。
對于2025年繼續教育工作,康年提出三點要求:一、抓好基礎建設。學歷繼續教育要注重課程、教材、師資和教學點的建設和管理,學校鼓勵各學院推薦優秀教師參與學歷繼續教育相關工作;非學歷教育要持續深耕品牌創建,提升項目品質。二、抓好創新發展。要積極響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上海市教育大會的精神,探索構建人才培養的互認與協同機制,為學習者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同時,要抓好專業布局調整工作,服務于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此外,要積極探索新的非學歷教育項目,以滿足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并在AI教育轉型上做更多思考和實踐。三、抓好安全穩定。安全穩定工作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基礎性要求,我們要有預判潛在風險的能力,在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時時刻擰緊安全這根弦,不存僥幸、明晰界限,通過規范管理與辦學,推進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繼續教育,助力學校創新型高水平大學建設。

(供稿: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