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术语-赌球加时_免费百家乐计划_全讯网14234 (中国)·官方网站

黨建網 | 耿步健: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

發布者:新聞中心發布時間:2025-02-24瀏覽次數:10

來源:《唯實》2025年第1期

耿步健 劉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1]2025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簡稱“兩山”理念)20周年。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隨后,他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刊發文章進一步指出:“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2]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念逐漸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思想的硬核,成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構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涵,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進入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依然存在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壓力疊加、負重前行仍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期特征,依然必須確保“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而新質生產力的豐富與發展能夠更好地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

一、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科學踐行的哲學基礎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3],同樣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征服和改造自然,創造供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能力。新質生產力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影響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按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正是基于勞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生產力,人類將“自在自然”不斷改造為“人化自然”。盡管馬克思曾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割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4]220但“無”并不等于不存在,因為自在自然也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先在性,尤其是在人類產生之前,自然都是自在自然,只有在人類產生之后,基于人類的勞動自然才有了人化自然。馬克思還從人與自然的歷史性與實踐的關系出發,強調人化自然即自然的人化過程應該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合目的性”(即人類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強調的是以物質生產為基礎的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就是謀求“金山銀山”;“合規律性”(即人類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和改造建立在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和運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強調的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也就是謀求“綠水青山”。從這里可以看出,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中就蘊含著以“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為內核的經濟社會發展之意。

由于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本質上體現的是認識和駕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能力,“人化自然”的思想體現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層面,同樣要求生產力的發展要做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由于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資本邏輯的作用,生產力的發展只做到了“合目的性”,但并沒有做到“合規律性”,結果發生了自然的異化,使得“人化自然”不斷地反噬人類和報復人類對自然的不負責任與嚴重破壞。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告誡人們:“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5]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人化自然也好,發展社會生產力也罷,要想在資本主義社會做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是不可能的,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建立其上的資本邏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生產力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最終決定力量,但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說:“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系起來研究和探討。”[4]533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真正做到了生產力發展“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有機統一,為新時代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奠定了基礎。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3],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生產力思想的傳承與創新,因而不僅蘊含著“兩山”理念的哲學基因,彰顯著“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而且能夠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

二、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科學踐行的歷史探源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并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3],目的就是要解決長期以來我們對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錯誤認識,澄明建設美麗中國是為了保護和發展生產力,能夠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優化,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更好地為生產力的發展增添潛力和后勁。這就是說,新質生產力既要解決金山銀山的物質生產力,也要解決綠水青山的綠色生產力,旨在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美生態環境建設,實現人口規模及素質與我國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質生產力能夠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

早在擔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同志就有了以綠色為底色的新質生產力思想的萌芽。他在分析閩東生產力如何得到充分釋放的對策時指出:一要考慮到閩東豐富資源的開發利用取決于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引導;二要考慮到閩東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應主要依據本地資源的現狀。這就是說,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產業政策的出臺,必須考慮到“資源的差異性”。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早期考量。他還強調,進行經濟的綜合開發,不能單純講經濟效益,必須要做到社會、經濟、生態三者效益的協調。換言之,生產力的發展必須注重生態效益,不能為了發展而犧牲生態,這是綠水青山永遠都是金山銀山的前提和基礎。他非常認同當地“什么時候閩東的山都綠了,什么時候閩東就富裕了”的諺語,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時已經注意到發展生產力必須考慮生態效益、注重綠色發展,從而為提出新質生產力及“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打下伏筆。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工作期間,提出了帶有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話語特點的論斷:“縱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6]并在同年5月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7]31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明確指出:“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7]63這在客觀上為我們理解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和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兩山”理念的有效踐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保護好綠水青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綠色生產力;另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盡管沒有明確提出“綠色生產力”這個概念,但對于“綠色生產力”這個概念的內涵卻有過非常深刻的闡述:“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7]10這就是說,綠色生產力是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和新要素的優化組合提升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的能力。而這一點也恰恰構成了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4月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指出:“要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方向,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以創新為驅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7]275

三、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科學踐行的具體路徑

盡管習近平總書記沒有直接對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給予明確的答案,但從他的一系列相關重要論述中可以總結凝練出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科學踐行的具體路徑。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科技進步的不竭動力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3]他強調:“要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7]116由此可以看出,破解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一看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兩難困境,最主要的還是靠科技創新并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只注重金山銀山,不注意綠水青山,說到底還是因為生產力水平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過去由于生產力水平低,為了多產糧食不得不毀林開荒、毀草開荒、填湖造地。”[7]153也正因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綠色科技創新,要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從而將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綠色生產力,在實現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的同時,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新質生產力既重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更重視綠色低碳科技成果的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表現形式為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3]他還特別強調,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3]這就是說,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需要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一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不斷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助力實現生態產業化,在將綠色制造業做強的同時,努力壯大綠色能源產業和發展好綠色服務業。二要持續優化和用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各種經濟政策“工具箱”,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和支撐作用,助力實現產業生態化,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三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等,同時還要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等。要努力通過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普遍建立在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生態環境綠色低碳友好的基礎之上。

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闡述,新質生產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企業等微觀主體不斷創新”[3]。從社會治理角度來說,無論是政府“有形之手”還是市場“無形之手”,都需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來保證政府公權力和市場私權利的健康運行。就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來說,一方面,要通過加快制度創新和增加制度供給,進一步完善制度配套和強化制度執行,努力讓各種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和生態治理保護制度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的剛性約束。另一方面,要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測監察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一追到底,決不手軟,從而引導全社會在謀求經濟發展利益的同時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總之,要通過新質生產力賦能“兩山”理念的科學踐行,以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此過程中,進一步以全新的改革精神不斷增強改革動力,努力形成創新活力旺盛持久、產業結構綠色優化、生態環境優雅美麗、人民生活自由幸福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的新格局。

(耿步健: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執行院長;劉馨: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碩士研究生)


鏈接地址:http://www.dangjian.cn/llcs/2025/02/18/detail_202502247008650.html

熱點新聞
最新要聞
百家乐乐百家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平注常赢玩法更| 皇冠国际足球| 24山向什么最好| 万豪网上娱乐| 功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c17| 恒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7scs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园小区户型图| 百家乐翻天在线观看| 百家乐官网二代理解| 南宁百家乐赌机| 扑克百家乐麻将筹码防伪| 百家乐官网专用台布| 德州扑克官网| 玩百家乐官网怎么能赢吗| 威尼斯人娱乐城游戏| 百家乐官网必胜打| 百家乐官网投注心得| 机械百家乐技巧| 西林县| 大发888娱乐城范本| 百家乐分析下载| 世界顶级赌场排名| 百家乐如何打轮盘| 百家乐流水打法| 大发888 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翻天粤qvod| 百家乐官网好不好| 百家乐官网筛子游戏| 赌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城积分| 百家乐视频游戏中心| 上市百家乐官网评论| 大发888娱乐城积分| 澳门百家乐出千吗| 百家乐官网技巧看路| 网上的百家乐官网怎么才能| 百家乐官网赢赌场百家乐官网| G3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