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主旋律影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討會在文馨樓312教室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我校影視傳媒學院與中國電影基金會女性影視發展專項基金共同主辦。影傳學院黨委書記楊康賢、女性影視發展基金總監王紅及多名校內外專家、師生線上線下出席會議,會議由我校影視傳媒學院教授龔艷主持。
影傳學院黨委書記楊康賢在發言中對影傳學院女性影視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也對此次會議給予期待,希望通過研討會這一平臺,促近學院與業界、學院與學院之間的交流,開拓同學們的研究視野,擴大學院在該領域的影響。楊康賢還對王紅總監的蒞臨表示了感謝,她說:“學科平臺與行業之間的對接有利于學科建設與學生培養,并為年輕教師的學術空間及學生的實踐平臺擴大了發展范圍。”中國電影基金會女性影視發展專項基金總監王紅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電影基金會隸屬于中宣部,女性影視發展專項基金作為其子基金,是為女性影視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服務的公益平臺,日后女性影視發展專項基金將與學院共同合作,為學院師生的作品及創作提供幫助和支持。”

研討會上,各院校教師圍繞“塑造女性英雄,弘揚主流價值”的主題作了精彩發言。上海師范大學副研究員張雋雋就影視作品“《功勛》和《隱藏人物》中女性科學家形象的差異與共性”分享觀點,她梳理了歷史上女性在科學方面做出的貢獻及其被忽視的現象,提出《功勛》等主旋律影視重塑女性在家庭之外的社會屬性,是值得肯定的一次嘗試。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杜冬穎作“《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女性形象表達”發言,將《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為“地母”形象與“巾幗女英雄”形象,分別闡述了她們在電影敘事中的主客體位置,并表示應努力調整社會結構,改變“刻板印象”,豐滿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西南大學教授張華對國產藝術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在性別觀念方面的有待改進之處。重慶師范大學講師袁海燕分享了“數字時代的女性與女性主義”,并結合人工智能的發展,思考了女性創作者在科幻片創作領域中的發展潛能。天津師范大學講師年悅就“《山海情》中的女性形象”進行了深刻解讀,闡述了以水花、麥苗等貼近中國農村與勞動的女性形象的獨特之處。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后趙尋作“女性力量的視覺化呈現——以《奪冠》為例”的主題發言,她通過《奪冠》中對“眼神與聲音”的視聽語言運用,具體分析了主旋律電影如何以視覺化地呈現女性力量,以更加立體的方式塑造出具有“力量感”的女性形象。
主題發言后,與會師生展開了熱烈的圓桌討論,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楊世真回應了各發言教師提出的議題,為女性影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元視角。最后,龔艷教授對本次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提出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無限多種可能性,值得學界和業界共同關注,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后續活動打下了良好基礎。

(供稿:影視傳媒學院 攝影:張旺 作者:袁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