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美術學院學生工作團隊、校“美育+”數字思政輔導員工作室成員赴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進行思政工作共建交流。美術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美育+”數字思政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黃雨艷,全國最美輔導員、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魏冰,各學院輔導員、輔導員工作室成員參與此次活動。

“美育+”數字思政輔導員工作室與魏冰網絡文化工作室進行了共建簽約。魏冰以思政微課工作室的探索與實踐為例,從思政微課的八年探索路、網絡育人的四化工作法、實踐過程的三問于學生和思想引領的關鍵著力點四個方面展開,交流如何將學生的成長規律與新媒體結合實現思想引領與價值引領。黃雨艷介紹了上海師范大學“美育+”數字思政輔導員工作室的基本情況和美術學院特色思政工作,通過主題展覽、實踐活動、科研競賽等多種形式將藝術作品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以“美育+思政”為雙指導模式,將時代精神有機融入美育實踐,積極探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育人實踐路徑。

 
交流環節,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于翔基于非遺研培項目,介紹了學院與各地非遺傳承人合作,將非遺與藝術、設計等多學科深度融合所開展的系列研培課程;國旗護衛隊黨支部書記宋明亮圍繞支部特色,以共育共建機制為抓手,以黨建為引領,介紹了支部建設亮點、活動特色以及與征兵工作緊密結合的創新舉措;團委書記郗玥介紹了貫通式實踐育人工作思路,將社會實踐、專業實踐與思政實踐三者有機結合,倡導將美育落實在實踐的各個維度;輔導員董沁儀分享了以藝術創造性過程賦能心理健康建設的工作實踐,將心理育人與美育教育融合,形成“以德育心”“啟智慧心”“藝術潤心”的協同育人合力。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黃佩韋從美育結合勞動教育展開講述通過物理空間“無形畫廊”和宿舍園區空間及線上平臺,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培養學生勞動意識與責任感;團委書記張亦鳴從項目背景、介紹和團隊介紹三方面交流分享了“德藝坊”社團,傳承中華傳統手工藝和美育,拓展至鄉村美術教育與非遺文化傳承。

交流座談后,上海師范大學一行參觀走訪了東華大學一站式學生服務社區、2024朱家角國際名家寫生水彩作品邀請展。

此次共建交流活動拓寬了工作室輔導員的視野,在思政教育、美育以及專業融合等方面獲得了新的啟發和思路。以美共育、向美同行,未來兩工作室將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進高校美育思政改革創新,探索新時代美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日前,美術學院學工團隊、“美育+”數字思政輔導員工作室邀請《解放日報》首席記者、上觀新聞教育欄目主編徐瑞哲作《數字時代融媒體產品創作與實踐》講座,闡述數字時代融媒體產品的創作方法,介紹如何形成更具廣度與深度的傳播形式,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隊伍數字傳播素養。
(供稿、攝影:美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