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著名鋼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李名強教授蒞臨我校音樂學院,在霞棐劇院成功舉辦了“鋼琴小奏鳴曲的演奏與教學”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由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談天佳副教授主持,吸引了音樂學院眾多鋼琴系教師及本科生、研究生參與,現(xiàn)場座無虛席。

李名強教授是我國鋼琴界的泰斗級人物,曾擔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和上海鋼琴協(xié)會主席,不僅在國內(nèi)外各大鋼琴比賽中屢獲殊榮,還曾擔任波蘭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等國際賽事的評委。在鋼琴教育領域,李名強教授同樣享有盛譽,其多年的辛勤耕耘,為我國鋼琴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講座中,88歲高齡的李名強教授以其豐富的經(jīng)驗和深厚的學術底蘊,為在座的師生們帶來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精彩講解。李名強教授首先追溯了鋼琴藝術史的發(fā)展脈絡,深入剖析了不同歷史時期音樂語言的共性特征,為理解小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

接著,李名強教授重點解讀了樂譜版本的多樣性問題,并分享了自己編訂《克萊門蒂、庫勞鋼琴小奏鳴曲集》的心得體會。他指出,受歷史流傳和個性化編訂的影響,市面上的小奏鳴曲樂譜在音符、指法、運音法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因此,他結合我國鋼琴演奏和教學的實際需求,對樂譜進行了精心校勘和技術編訂,旨在為廣大學子提供一個更加可靠的學習范本。


隨后,李名強教授結合自己編訂的樂譜,通過現(xiàn)場演奏示范,深入剖析了克萊門蒂和庫勞的小奏鳴曲代表作。他以克萊門蒂Op.36六首小奏鳴曲中的第一首(C大調(diào))為例,詳細講解了曲式結構、發(fā)展手法以及演奏技巧,讓在場的師生們對小奏鳴曲這一體裁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講座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李名強教授對三位現(xiàn)場演奏者的表演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專業(yè)指導。對于榮獲上海音樂出版社2024鋼琴小奏鳴曲展演幼兒組一等獎的楊舒婷小朋友彈奏的克萊門蒂Op.36 No.1,李名強教授建議她在彈奏時嘗試使用手指踏板來助推和聲進行,從而增強音樂的流暢性和表現(xiàn)力;對于我校音樂學院2024級音樂學3班張嘉儀同學彈奏的克萊門蒂Op.36 No.4,李名強教授建議她通過運用不同Articulation(運音法)的對比來豐富音樂的表現(xiàn)層次;對于我校音樂學院2023級音樂學5班孔德昀同學彈奏的克萊門蒂Op.36 No.6,李名強教授則建議他采用更合理的速度,并注意樂句之間的呼吸以及音色的精準把控,以呈現(xiàn)最佳的演繹效果。無論是幼兒組的佼佼者,還是本科及研究生階段的同學,都在李名強教授的悉心指點下獲得了寶貴的啟示和提升。

講座結束后,音樂學院院長施忠教授對李名強教授的蒞臨指導表示了衷心感謝,簡要介紹了學院近年來的發(fā)展變化和現(xiàn)狀,并陪同李名強教授參觀了音樂學院的辦公樓、音樂廳和琴房舊址等地,共同回顧了學院的歷史和輝煌。
 
此次李名強教授的專題講座,不僅讓音樂學院的學生們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也讓他們對樂譜版本的選擇和鋼琴小奏鳴曲的演奏與教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講座結束后,師生們紛紛表示,李名強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他們受益匪淺,為今后的學習和演奏指明了方向。
(供稿、攝影:音樂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