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著名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鋼琴教授羅伯特·漢密爾頓教授(Robert Hamilton)應邀于我校音樂學院小音樂廳舉辦了《如何成為杰出的演奏者:超越于譜面之上的演奏》的學術講座以及“傳承的藝術”——羅伯特·漢密爾頓中國行系列音樂會。我校音樂學院院長施忠教授于講座音樂會開場前與羅伯特·漢密爾頓教授熱情會談,并接受了羅伯特·漢密爾頓教授贈送的專著《音樂表演藝術探秘》。
本次講座音樂會由我校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談天佳副教授主持,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教師張小羽博士擔任現場翻譯。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陳默也副教授、我校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及本、研學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講座音樂會。


講座上,漢密爾頓教授結合《音樂表演藝術探秘》這本著作提出了他的音樂表演理念,他認為作曲家最初的靈感往往難以捕捉,那些僅僅試圖“正確”演奏樂譜的演奏者往往無法領悟到作曲家的創作初衷。當演奏者面對全新的樂譜時,不能只把刻板的音符與術語演奏出來,而應將普通表演提升為真正的藝術表演。教授生動形象地以GPS導航系統為例來進一步說明,樂譜就像導航系統一樣,只給了方向,而具體的速度,其他的細節和隱性元素要靠我們自己去探索。表演藝術者要多去嘗試,學會去創造音樂,從作曲家角度思考如何去表達音樂,最終使音樂的演繹能夠接近大師作品本身的崇高境界——提升表演的藝術性。


隨后,漢密爾頓教授結合我校兩位學生的現場演奏進一步闡述了他對于表演實踐的理念。對于2023級鋼琴表演碩士研究生滕文妍彈奏的當代古典音樂先鋒派奧地利作曲家《音樂探索》1–4首,漢密爾頓教授建議在彈奏這類現代作品時,應考慮如何去增加樂曲的表現力,發現作品中驚喜的地方,抓住音樂的“中心”,準確捕捉音樂的趨向性。針對2022級音樂學(師范)專業王亦杭彈奏的俄羅斯作曲家斯克里亞賓《練習曲》Op.42 No.5,漢密爾頓教授建議在演奏這首聲部錯綜復雜、技術艱深的作品時,可更多地關注作品的主旋律,花更多的時間單獨練習看似簡單的旋律聲部,從而更好地呈現作品豐富的內在結構。


講座結束后,漢密爾頓教授和他的學生們舉辦了精彩的“傳承的藝術”——羅伯特·漢密爾頓中國行系列音樂會。音樂會由羅伯特·漢密爾頓攜手寧波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大連大學、武漢音樂學院、貴州師范大學教師、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12位師生通過演奏國內外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獨奏、四手聯彈、雙鋼琴等作品,向大家展示了鋼琴表演的藝術魅力,讓參加本次音樂會的學生們受益匪淺。

2024級音樂學(師范)1班徐舟邈同學說:這次音樂會對我影響深遠,它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典音樂的魅力,今后,我將在音樂學習中滿懷信心與熱情,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2023級音樂學(師范)2班袁泉同學說:通過今天的講座,我知道了表演不僅僅局限于譜面,更多的是要學會探索其中暗含的奧秘,教授的講解使我對彈奏作品的思考更加深了一步,并在今后的鋼琴演奏學習中有所提高。
2024級音樂學(師范)1班朱瑩同學說:進入音樂廳,就像打開一扇通往不同時空的門,每一首曲子,都是一段故事,在音樂的海洋中,如同在一個無盡的夢境中,既真實又虛幻,令我既感動又震撼。

羅伯特 ·漢密爾頓(Robert Hamilton)被譽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鋼琴教師”之一,在世界各地成功舉辦了講座與大師班,他曾得到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的指導。作為著名鋼琴家和施坦威藝術家,曾多次在重要國際比賽中獲獎,與他合作過的樂團包括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圣路易斯交響樂團、密爾天基交響樂團、菲尼克斯交響樂團、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等,他還擔任了20世紀90年代英國“倫敦鋼琴節”的藝術總監。

此次講座與音樂會的圓滿舉辦讓師生們對鋼琴表演藝術有了更為透徹的理解,增強了對鋼琴演奏技法探索上的興趣,激發了對鋼琴藝術文化的熱愛,對如何成為杰出的鋼琴演奏者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供稿、攝影:音樂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