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彭張節,與東南大學、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和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學者們,共同完成的兩項6G研究成果,先后在通信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并入選期刊熱門論文。
其中,論文《Multiuser Full-Duplex Two-Way Communications via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以下簡稱IEEE TSP)2021年69卷上,自刊出以來一直入選Top 50最受歡迎系列,目前排在第21位,論文已被引用6次;論文《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RIS-Aided Multi-Pair Communications Relying on Statistical CSI》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以下簡稱IEEE TVT)2021年第4期上,連續多月入選最受歡迎系列,目前論文已被引用4次。IEEE TSP和IEEE TVT均為IEEE旗下頂級期刊,其中,IEEE TSP 在中科院分區(升級版)中為工程技術大類一區頂級期刊;IEEE TVT 中科院分區(升級版)中為計算機科學大類二區頂級期刊。
IMT-2030(6G)推進組2021年6月發布的《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指出,可重構智能表面(RIS/IRS)、全雙工以及物聯網下的大規模接入等技術是6G未來發展的關鍵性技術。論文《Multiuser Full-Duplex Two-Way Communications via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研究了基于智慧反射面技術的雙向全雙工通信網絡實現方案,提出在多用戶雙向全雙工蜂窩通信系統中部署一臺RIS為系統中的用戶提供盲區覆蓋,同時抑制全雙工帶來的用戶側自干擾和同信道干擾。論文所提出的系統允許基站和所有用戶以相同載頻同時交換信息,通過聯合優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和RIS的無源波束成形,最大化用戶間的傳輸公平性,并提出了具有極低復雜度的高效算法求解該問題。論文《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RIS-Aided Multi-Pair Communications Relying on Statistical CSI》研究了一種RIS輔助多對通信系統,其中多對用戶通過RIS交換信息。通過假設統計信道狀態信息是可用的,論文導出了可實現速率的近似表達式。提出了一種求解速率最大化問題的遺傳算法。特別地,論文考慮了具有連續相移和離散相移的RIS的實現。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遺傳算法具有與全局最優解幾乎相同的性能。
以上論文,由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潘存華助理教授擔任通訊作者,彭張節為第一作者,上海師范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相關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智能教育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的支持。
(供稿: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