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組織召開了由上海師范大學與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擔的“基于VBBR以NMP生產廢水為碳源的城鎮生活污水深度脫氮工藝”項目成果鑒定會。我校副校長李曄,校科技處、濮陽市科技局、濮陽市城市排水管理處、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出席鑒定會。鑒定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任組長,專家組成員有美國工程院院士Bruce E. Rittmann教授、清華大學核研院副院長王建龍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周少奇教授、河南省環保聯合會環保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爭光教授。

鑒定會海報
鑒定會由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宋鵬程博士主持。首先由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梁斌就該項目進行了工作匯報,介紹了該項目的來源與實施情況。接著上海師范大學張永明教授介紹了“基于VBBR以NMP生產廢水為碳源的城鎮生活污水深度脫氮工藝”項目從實驗室研究到中試研究的情況。詳細介紹了該項目實施的技術路線、運行模式、實驗結果,以及項目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分析了應用推廣領域的前景,出示了第三方單位現場測試報告以及科技成果查新結果。查新結果表明,對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 pyrrolidone, NMP)生物代謝電子流的分析為本項目的進行奠定了理論基礎。這在國際上尚屬首創。分析結果表明,若將NMP作為電子供體進行反硝化時,其中79%的電子供體可以用于外源硝酸鹽的還原。基于該發現,項目利用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ZL2015 1 0510978.7和ZL2019 1 0930412.8)研制出缺(厭)氧與好氧耦合的垂直折流式生物反應器(Vertical Baffled Bioreactor, VBBR, 如圖2所示),將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NMP廢水作為電子供體,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尾水進行深度脫氮,經過處理后的出水總氮濃度低于5 mg/L,且出水COD濃度不會增加,實現了“以廢治廢”和“深度脫氮”的目的。

串聯VBBR
該項研究成果對碳減排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全國目前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為了提高總氮的去除率,通常采用乙酸鈉或甲醇作為碳源。對于一個日處理1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如果需多去除5 mgN/L硝酸鹽氮的話,按照COD/N為5計算,每天至少需要投加3750 kg的甲醇或1950 kg的乙酸鈉。相應地每天釋放CO2的量分別是5156 kg或2093 kg的CO2。而如果采用NMP廢水替換出這些碳源,則每年可以減少CO2的排放量達1882噸和764噸。因此項目研究成果的環境效益非常明顯。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和技術匯報(圖3),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以串聯耦合的VBBR用于以NMP廢水作為反硝化電子供體進行反硝化,使NMP廢水資源化,實現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深度脫氮,具有重要的生態環境效益。專家委員會認為該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成果通過鑒定,建議盡快地進一步推廣應用。

專家聽取課題組匯報
鑒定會最后,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李曄、濮陽市科技局局長張挺遠表達了對各位專家和組織方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的感謝,對項目組工作給予肯定,也希望在專家和各級領導的指導下,將該項目進一步推廣應用。
我校歷來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與產學研的結合,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與推廣,鼓勵科學技術產品與社會實踐的對接,提升以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供稿、圖片:科技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