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徐善偉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學西漸’與11至13世紀歐亞北非大陸的知識流轉研究”開題報告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二樓明遠廳舉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陳志強教授、我校世界史系裔昭印教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顧鑾齋教授、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劉景華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張緒山教授、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劉文明教授、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李云飛教授、藺志強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化成教授擔任同行評議專家,專家組組長為陳志強教授。副校長陳恒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蔡萌教授,項目首席專家和子課題負責人、部分課題組成員、世界史系部分師生出席了此次開題論證會。

開題論證會開幕式由我校人文學院副院長蔡萌教授主持。陳恒在致辭中向長期以來對上海師范大學世界史學科給予大力支持的專家學者表示由衷的感謝,向徐善偉教授團隊表示熱烈祝賀。他希望通過這一重大課題的研究既出一批創新性的成果,又通過它培養一批優秀人才,為人類歷史上的“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一個扎實的研究案例,并為當下社會提供鏡鑒。

開題論證會由陳志強教授主持。首先,項目負責人徐善偉教授感謝各位老師在百忙之中參加此次開題論證會,并從題目來源及概念界定、選題目的和價值、課題的核心問題、總體思路、總體框架與主要目標、研究主要內容、各子課題的構成以及最終成果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
接著,子項目負責人夏繼果教授、康凱教授、龐國慶副教授、李騰教授、徐善偉教授依次介紹了五個子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內容與預期研究成果。

專家組各位學者一致認為,通過對11至13世紀歐亞北非大陸的跨文化交流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可以重新建構一種去“歐洲中心化”的有關這一時期歐亞北非大陸知識流轉的學術話語體系。同時,各位專家也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如各分論卷中的內容有些涉及到多重傳播,在具體研究中應當加以捋順,相關各卷的關系應進一步明確;面對課題涉及多語種、多地區的特點,應適當增加能夠熟練使用相關外文研究的課題組成員,并招募國際學者參與等。項目首席專家徐善偉教授表示會認真消化、汲取各位評議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項目團隊會齊心協力,扎扎實實地做好該項課題。
(供稿、攝影:社科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