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訪問學者黃毅老師,在東部校區文馨樓5樓會議室舉辦了《談廣告人的書法修養和文化美育》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影視傳媒學院周韌教授擔任學術主持,廣告學專業戴菲副教授及新聞與傳播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們也共同參與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黃毅老師提到了書法教育和美育的四種關系:一是培養專門人才。現代書法教育有利于整理文化遺產,傳承文化,滿足文化教育事業需要。二是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學書法,識國寶。三是有助于修身。書法是淡出歷史的傳統士子修身的必修課,今天的意義在于增進學識修養,審美素養,陶冶性情,變化氣質。四是具有實用功能。
同時,黃毅老師也強調了目前書法教育存在的問題:首先,建立完善的書法教育體系,是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大問題,也是完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質的大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民族后代的問題;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能否健康、完善輸出的大問題。其次,書法啟蒙教育沒有完備統一的教學大綱,缺乏完善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是憑經驗或個人路子來進行書法教學。 最后,“魚龍混雜”的書法教學現狀值得大家關注。
“書法教育的本質是美育”。黃毅老師總結道。“知識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美育基礎課。知識性是學習和掌握書法藝術的性質、對象、歷史、批評、美學原理等一系列理論;工具性就是要使學生養成健康、正確的書寫方法與習慣。”“我們要反對偽書法教學。反對把書法教學簡單認定為“寫字課”“描紅課”“毛筆字課”的粗陋認識;反對填鴨式教學、反對機械版刻的模仿,反對缺乏實際操作示范的“光說不練”。”“書法是“美育”的重要手段。注重學生藝術情趣的培養,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審美能力及審美評判能力,同時提高書寫能力。”

針對廣告人“如何有效練習書法”,黃毅老師也給出了四點建議。第一,學習經典。書法的傳承性質決定了只有學習古人才有出路,學習前人經驗,借鑒前人成果,吸收前人精華。第二,循序漸進,反對速成。鐘繇入山練字十年,木石皆黑。智永登樓練字不下四十年,退筆成冢。第三,先專一,后博學。反對好高騖遠,見異思遷。第四,方法得當,苦盡甘來。方法錯誤,南轅北轍,誤入歧途,難尋解藥。
黃毅老師將書法家的職業及其風格做了歸類。學者型書法家的字跡相對工整精細;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更雄偉端莊;文學家書法家練字偏向飄逸秀麗;藝術家書法家的字跡明顯縱橫奇遒。出家人書法家的字跡則清淡絕俗;廣告人書法家更加奇趣生動。與之相反的,還存在一類作者:“書法家”。其作品凝重深厚、格高氣清與“膩、野、俗”并存。黃毅老師談到,觀察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時,可以從線條本身和組合的美去體會。書法美的最高追求不在于形式美,而在于它所表達的內在理念的美。書法的美具有時代性和全民性。
最后,黃毅老師向大家展示了部分個人的作品,讓同學們對廣告界中書法的運用有了全新的認識。
(供稿:影視傳媒學院 作者:姚景苑 攝影:戴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