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12月21日,在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之際,由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毛澤東思想研究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課題組、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張志丹工作室、上海市“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上海師范大學——徐匯區)協辦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楓橋經驗研究”研討會在我校徐匯校區會議中心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惠軍出席并致辭,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志丹主持開幕式。論壇設立主論壇和青年論壇,遴選和評出了優秀征文一、二、三等獎。

朱惠軍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指導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重要理念,創造性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上海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倡地”,上海師范大學將繼續利用有利條件、部署優勢力量、調動優質資源支持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入開展相關研究、產出系列成果、搭建研究高地,為全市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走深走實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自復旦大學、蘇州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大學、云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浙江新時代“楓橋經驗”研究所、紹興文理學院等全國5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00余位知名專家和青年學者到場參會。
主旨報告階段,復旦大學教授桑玉成、蘭州大學教授蔡文成分別以“如何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中發揚光大”“全過程人民民主和治理現代化”為題作了發言。桑玉成認為,人民民主是全過程的民主,這既是對黨和國家民主實踐和探索的總結,也不同于已有的任何一種民主實踐。楓橋經驗的成功探索和新時代的創新豐富,一再說明群眾工作是我們黨有效執政的堅實理論基礎和工作基礎,充分重視基層民主是我國政治發展的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蔡文成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從民主的價值、保證、制度、過程、效能等方面體現著我國治理現代化的主體性、政治性、制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價值引領、制度支撐、運行保障,為推動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證,為豐富和發展人民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主旨報告階段由《毛澤東鄧小平思想研究》常務副主編曹泳鑫主持并點評。

第一階段專家發言由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張志丹主持并點評,蘇州大學教授田芝健、上海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周中之、浙江新時代“楓橋經驗”研究院執行院長丁光飛、上海大學教授廖大偉分別圍繞“黨建引領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楓橋經驗的蘇州”“用基層民主解決基層矛盾: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重要原則”“人民性:‘楓橋經驗’始終不變的本質特征”“民主與統戰:毛澤東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認知及實踐”進行了發言。
第二階段專家發言由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黃福壽主持并點評,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特聘教授徐光壽、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劉林、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陶林分別圍繞“借鑒楓橋經驗推進新時代中國基層治理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場”“程序賦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機理”進行了發言。
第三階段專家發言由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徐劍雄主持并點評,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張志丹、紹興文理學院教授袁海平、中國民航大學副教授包姝妹、云南大學教授蔣紅分別以“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勢及其話語權”“全過程人民民主視野下鄉村善治的實現路徑”“借鑒‘楓橋經驗’完善我市村鎮矛盾調處化解治理機制的對策建議”“發展楓橋經驗的辯證思維”進行了發言。
青年學者發言階段分別由上海師范大學徐劍雄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賈淑品教授主持并點評,來自上海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西安財經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安徽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的11位青年教師、碩博研究生,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楓橋經驗的理論與實踐等問題進行了發言。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賈淑品教授致閉幕詞時表示,本屆論壇成果豐碩、特色鮮明,既有時代的高度,又有學術的深度,還有推新的力度,本屆論壇堅持推新人、推新作,有力地深化和拓展了學界對于全過程人民民主和楓橋經驗研究。未來上師大馬院將繼續聚焦學科科研特色,辦好相關系列學術論壇,強化國家A類學科的內涵式建設。
(供稿、攝影: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