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3日,由對外漢語學院與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上海師范大學)主辦、上海市語文學會與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學創新團隊“比較語言學與漢語國際傳播”協辦的“第五屆漢語句式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辦。來自全國7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70余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就漢語句式的前沿與熱點問題展開了熱烈交流和深入探討。


大會開幕式由對外漢語學院院長曹秀玲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長陳恒教授、社科處處長姚瀟鶇教授、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復旦大學)副主任張豫峰教授、人文學院張誼生教授、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上海師范大學)常務副主任陳昌來教授等領導、嘉賓和與會代表出席大會開幕式。陳恒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遠道而來的會議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從大語言模型和語言智能角度談了漢語句式研究的意義。張豫峰教授宣讀了復旦大學范曉先生的致辭,致辭中提出句式研究的四個“重視”:重視句式理論研究、重視句式專題研究、重視句式應用研究、重視句式對比研究,為開好句式會議和進行漢語句式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屆句式會議共設四場大會報告和九個平行分組論壇。
首場大會報告由上海師范大學李文浩教授、鹽城師范學院張怡春教授主持,首都師范大學張云秋教授、湖南師范大學鄧云華教授、浙江財經大學崔山佳教授分別就兒童句法習得、漢英“動用顏色詞+賓語”構式、南方民族語言副詞框式結構作主旨演講。

第二場大會報告由上海師范大學朱慶祥教授、延邊大學樸珍玉教授主持,南昌大學徐陽春教授、南京審計大學劉順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唐正大研究員分別就疑問句預設、懸垂話題句、句式本體義與功用義作主旨演講。

12月2日下午,大會共設九個分會場,圍繞漢語句式研究相關問題進行平行分組研討。其中一至四組為教師專場、五至九組為博碩士生專場。第一組匯報論文15篇,主要圍繞方言、漢外對比、類型學等議題進行探討;第二組匯報論文18篇,討論的議題涉及副詞、構式、句式的主觀性、語法化、二語教學等;第三組匯報論文19篇,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虛詞與構式的功用與生成;第四組匯報論文18篇,涉及內容包括主觀性、預期、認知及互動理論視角下構式與句式的考察;第五組匯報論文14篇,主要從類型學視角探討了共同語、方言、民族語言、外語的構式與句式;第六組匯報論文14篇,包括構式、句式、教材、偏誤、二語習得與教學等問題;第七組匯報論文15篇,主要圍繞構式與句式的共時特征與歷時演變進行了討論;第八組匯報論文14篇,涉及議題包括坦言構式、假設構式、比較句、共賓句式、兼語式、引述性否定格式、“被”“把”共現句等;第九組匯報論文15篇,探討內容包括副詞、嘆詞、動詞、構式、話語標記、句式等議題。各分會場討論熱烈,學術氛圍濃厚。本屆研討會特設博碩士研究生專場,由研究生自我主持,并邀請專家逐一點評,受到與會青年學子的歡迎,這也成為本屆會議的一個特色和亮點。



12月3日上午,繼續進行大會報告。第三場大會報告由上海師范大學劉紅妮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邵洪亮教授主持,上海師范大學張誼生教授、復旦大學盧英順教授、復旦大學吳劍鋒教授分別就關聯連詞后附語氣詞、“打賭”類動詞所構成的句式以及漢語施為句式作主旨演講。

第四場大會報告由河北大學蔣靜忠教授、天津師范大學王世凱教授主持,上海師范大學陳昌來教授、復旦大學高順全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宗守云教授分別就認同標記“也X”、程度過量表達“X狠了”以及形容詞重疊式“足足”作主旨演講。

研討會閉幕式由句式會議召集人、我校陳昌來教授主持,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李文浩教授作大會總結。李文浩指出本屆研討會具有規模大、范圍廣、彰顯“國際范兒”、既尊崇前輩又扶持后學等特點,并通報了本屆句式會議論文集的征稿要求。隨后,華中科技大學陳禹副教授、湖南師范大學鄧云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唐正大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張誼生教授等與會專家先后交流了參會感受并向主辦方致謝,專家們還就下一屆句式會議提出建設性意見。最后,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李堯教授代表下一屆漢語句式問題學術研討會承辦單位,熱情介紹了鹽城和鹽城師范學院,并代表鹽師文學院2200余名師生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同仁于2025年“春暖花開時,同赴鹽城、面向大海、共話句式”。至此,第五屆漢語句式問題學術研討會圓滿完成所有議程,在溫馨愉快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漢語句式問題學術研討會”是由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主辦、多個兄弟院校承辦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目前已成功舉辦五屆,前四屆分別由南昌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承辦。該研討會旨在推動漢語句式研究的理論創新、深化漢語句式本體研究和應用研究,在漢語語言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
(供稿:對外漢語學院 作者:龐海威 攝影:李怡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