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著名媒介研究學者、美國南加州大學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教授應邀來到我校,以“為什么粉絲圈很重要(Why Fandom Matters)?”為題作學術講座,吸引了校內外百余名師生共同參與。講座由影視傳媒學院趙宜副教授主持,影視傳媒學院院長趙炳翔教授致歡迎辭,并聘請詹金斯教授為影視傳媒學院兼職教授。
亨利·詹金斯教授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安能伯格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新聞、傳播、電影和教育講席教授,此前曾創(chuàng)建并長期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媒介實驗室的主任和比較傳媒系教授。其代表作《文本盜獵者》《融合文化》《可擴散媒介》等產生了全球性的學術與產業(yè)影響力,是世界范圍內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媒介研究學者。

本次講座以詹金斯教授最具代表性的粉絲文化研究為主題。講座伊始,詹金斯教授就指出粉絲作為流行文化與大眾市場中的結構性地位。他認為粉絲具備極高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通過共同的興趣形成了緊密的社交群體,在家庭和更廣泛的社會團體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特的凝聚力,并產生了驚人的經濟價值。在關于粉絲對消費文化的影響的討論中,詹金斯教授以知名玩具品牌樂高(LEGO)與粉絲的互動和日本動畫在美國的興起為例,強調了粉絲在市場中的引領者角色。詹金斯教授表示,粉絲與其喜愛的原作之間帶有一種迷戀但不滿足的復雜關系,成為粉絲并不意味著對原作的完全接受,相反他們會積極進行協(xié)商,參與產品的改進。粉絲們成為了投資者,并推動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的建構。


繼而,詹金斯教授對粉絲的亞文化性質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作為亞文化的粉絲實踐重構了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元素,并為它們賦予了新的文化意義。模仿電影和動漫人物的粉絲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復制媒體上的形象,而是積極參與了流行文化的建構,這使得消費者,特別是長期處于邊緣地位的女性、少數族裔消費者能夠獲得更主動的地位。詹金斯教授指出,在當下的全球文化實踐中,粉絲們積極地擴張自己的話語領域,對流行文化的挪用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政治討論中,這為在流行文化中思考政治提供了新的理論框架。


講座后,詹金斯教授與到場師生進行熱烈交流,其中老師和同學們就“家庭和粉絲之間的關系”“粉絲該如何維護社群良性發(fā)展”“如何看待平臺資本對粉絲的收編現象”“AI藝術與原創(chuàng)性問題”“中國流行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提問。詹金斯教授分別從女性主義和全球文化、粉絲文化的排異與共存、粉絲同人改編中的參與式文化、AI作為人類積極的想象力工具、中國流行文化在美國的發(fā)展現狀及潛力等方面對這些問題逐一做了認真回答。

最后,在場師生同詹金斯教授進行合影留念。
當天下午,詹金斯教授還在影視傳媒學院部分師生的陪同下參觀了上海電影博物館,并就早期電影和中國電影史等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交流。
(供稿、攝影:影視傳媒學院 作者:祝鳳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