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30日,音樂學院鋼琴系展開了第二期教學改革系列活動之合作式教學工作坊活動。該系列活動突破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以“學生集體展示、教師合作指導”的模式,即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發揮主動性學習的師生雙邊活動模式從音樂藝術表達、鋼琴表演實踐進行師生互動和教學探討,引導學生更高效、精進的學習和理解音樂作品及鋼琴教學,為學生提供多元的音樂實踐機會。為師生更多元、更立體的交流評價提供了空間。






本學期的六場工作坊活動中,鋼琴系教師們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學生的演奏技術、音樂表現、樂曲處理等多維度給予生動詳細的點評與講解。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聆聽同學的演奏和教師的點評分析,對音樂與舞臺表演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更加深入地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會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作品。同時,教師們也打破了教學壁壘,從琴房到舞臺,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在合作分析和互動交流的碰撞中彌補教學盲區、提高教學質量。


 
 
 
 
2020級音樂學2班的陶君怡同學表示:很榮幸能夠參加此次合作式教學工作坊的活動,在聆聽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大家在舞臺上的自信、對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的理解和表現力都值得我學習。教學活動中,四位老師針對各個學生演奏的作品對我們的演奏技術、音樂表現等方面做出了點評和指導,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讓我們對作品的背景及其內涵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從這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獨特的教學方法和表達方式,這正是本次活動最有意思的地方。各位老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講解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引發學生更多想象的空間,讓我受益匪淺。
2020級音樂學4班的杜星宇同學表示:在聆聽老師們的寶貴意見當中受益匪淺,對鋼琴作品本身以及鋼琴教學有更豐富、多元的理解。例如關于左手旋律化的用力,低音的保留處理以及整體的音響效果的塑造;右手每一句的句尾都要有一個引入式的連接,這樣才能夠讓樂曲的氣息綿延。各位老師們都用自己獨特風趣而幽默的發言,向我們展示了很多平時未曾注意的音樂細節。學院開展此次活動是區別于專業小課的一大創新,師生之間實現了更多元化、更多層面、更立體感的互評交流,促進學生音樂素養、音樂認知、藝術鑒賞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次第二期合作式教學工作坊是對2021-2022第一學期鋼琴教學改革活動的延續,合作式教學工作坊的模式創新在于從傳統的自我探究基礎上到多元的團隊合作學習,以創新的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手段、優化的評價機制,聚焦師范類人才的特色培養手段。這一模式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認可。
此次鋼琴系的教學改革系列活動,以時代發展脈搏為指引、以鋼琴教育及音樂教育自身特色為依托、以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創新鋼琴教育形式,努力豐富鋼琴學習場景,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架構,鞏固既往教學成果,開創嶄新教育之路。該系列活動是我院在師德師風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創新舉措。(撰稿人:張書妍)
 
				
			


